“通過對十八大精神的學習,我們更加堅定了發展信心,下一步,我們將按照十八大精神,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,發展循環經濟!秉h的十八大召開后,江西江鋰科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段鵬十分興奮,深感十八大精神深刻反映了科學發展的內在規律,也為企業發展指明了方向。
他說,十八大報告提出,要更多依靠科技進步、節約資源和循環經濟推動,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,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。江鋰公司作為全球首家紅土鎳鎂硅鐵綜合利用示范工廠,通過運用獨創技術吃干榨盡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渣、廢水、廢氣,成功再造了兩個新江鋰,在依靠科技增效、促進節能減排和發展循環經濟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。
在江鋰電解鎳車間,記者看到電解槽內除了一排排鎳板外,還有另一種金屬在生成。江鋰公司總工程師張芃解釋說,這是他們通過首創的鎳錳銅槽電解法生成的二氧化錳。
“傳統電解槽里會不斷冒出氧氣,并夾帶一些酸性氣體,使得周邊環境惡化,為此,我們發明了這種新電解法,讓生成的氧氣和里面的錳反應生成二氧化錳!睆埰M說,現在不僅車間環境變好了,而且每提取1噸鎳還能收獲1.5噸二氧化錳,其每噸價格在1萬元以上。
在江鋰,類似的工藝創新數不勝數。而且相對于廢氣利用來說,廢渣和廢水回收才是真正的“重頭戲”。據測算,每生產1萬噸鎳,將產生60多萬噸廢渣和672萬立方米廢水。為減少環境污染,同時也不浪費高價買來的資源,江鋰公司決定對其中的有用元素進行回收再利用。
“通過研究,我們發現廢渣的主要成分是生產橡膠必備的白碳黑,而廢水中含有大量鎂元素。去年,我們在技術上取得突破,每生產1噸鎳可提取28噸白碳黑和大量高純氧化鎂!睆埰M說,江鋰公司只需充分利用好這些廢渣、廢水,就相當于再造了兩個新江鋰。
此外,江鋰還充分利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余熱發電,滿足公司70%左右的用電需求。這樣,江鋰每生產1萬噸電解鎳可以向大氣中少排放39萬噸二氧化碳,節約標煤10.6萬噸。
|